《學習昆明螺螄灣 助力樊西大發展》
系列報道一
繼4月份組織100多名商戶遠赴昆明考察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之后,5月13日-20日,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又組織近300名商戶到昆明考察螺螄灣國際商貿城。
襄陽商戶考察團昆明螺螄灣合影留念
前后400多名商戶密集造訪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讓襄陽商界見證了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的實力和氣魄。那么,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到底有何秘笈,值得襄陽商界學習呢?記者隨團進行了采訪,為你揭開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神秘面紗
日客流量30萬人次 相當于襄城市民集體逛商貿城
現在做生意最難的是什么?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回答,競爭壓力太大,顧客被分流,上門者寥寥無幾。有人氣當然就能聚合財氣,沒有人氣做保證,任憑你商場建得再漂亮,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記者隨襄陽商戶考察團前往昆明的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參觀當天雖然是周一,但發現那里的人流并不差。
上午9時不到,商貿城外的各條道路上已是車水馬龍,進入商貿城的外地車輛絡繹不絕。
中豪螺螄灣道路上車水馬龍的景像
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是寬200多米、長約700米的大市場。700米長,也就相當于襄陽市襄城北街的長短。寬200多米,相當于10個北街的寬度。單從數字上測算下來,整個一期市場單層面積相當于10條北街。這還不包括商貿城二期市場、三期市場、新開發的物流園區及產業城。這么大的面積及這么多的街區,初到這里的人很容易迷路。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考察團從一期逛到二期,走的還是一個直線街區,就花了1個多小時。在各個商鋪前,前來采購商品的人,很多操著各地口音進行交流,其中不乏非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
中豪螺螄灣隨處可見外國客商
在離開昆明前一天下午5點,記者要去市場給孩子買玩具。從入住的二期市場唐韻大酒店到一期市場3樓的玩具市場,按照直線距離的街區奔跑,花了整整30分鐘,才在市場關門前完成心愿。
記者了解到,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總體商戶超過10萬家,即使一個商鋪前停留一分鐘,要逛完這些商鋪,也要花上70天時間(24小時不休)。而商貿城的日均人流量在30萬人次,相當于襄城城區的人口規模。一個商貿城里就相當于裝滿了一座城區的人,其強大的購買力就可想而知。
中豪螺螄灣繁華夜景
在2014年,中豪集團以年銷售額350.55億人民幣經營業績,排名201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07位,2015年榮膺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第一位、服務業20強第一位。
“中國的昆明·世界的螺螄灣”,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已經變成了現實。這個泛東南亞地區人民耳熟能詳的消費天堂,成為“云南商貿”和“昆明制造”的國際名片。
吸納老舊市場客戶 催生璀璨的國際商貿之都
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是源于昆明老舊市場轉遷機遇。在2009年以前,商戶們都聚集在老螺螄灣市場等一些專業市場。由于場地狹窄、環境不好、經營模式落后等原因,導致商戶發展受限。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項目啟動,全面吸納來自昆明市區各專業市場的商戶入住。起初,很多商戶因為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地處郊區,與老螺螄灣市場有近1個小時的車程,很不愿意。但是,老市場的環境差、租金貴,并且展示空間有限,制約了商戶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迫切希望得到改變和提升。
中豪螺螄灣商戶丁德松(中間)談創富經驗
義烏商人丁德松從事針織品批發27年。他原在青年路做地攤生意,后轉入老螺螄灣做針織品批發。2009年傾其所有從老螺螄灣搬遷入駐到新螺螄灣,經營面積從原來的200多平米拓展到現在的1000多平米,品牌由原先的一兩個發展為現在的七八個。營業額由原先的一兩千萬提升到現在的七八千萬?蛻粲稍鹊脑颇蠑U大到云貴川、廣西、東南亞等地。
“做批發,要找行業領頭人帶著做,把握中豪‘50年一遇’商機,互相扶持,互惠互利。”丁德松告訴記者,他原本是義烏鄉村的一個農民,出來做生意后帶動了家鄉數以百計的義烏籍親朋好友在螺螄灣國際商貿城致富,其中千萬富翁就有數十個。
正是像丁德松這樣的商貿大戶起帶頭作用,更多的大戶及中小商戶跟進進入螺螄灣國際商貿城,讓國際商貿城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在傳統經營者看來,同行之間會互相競爭,并且會以價格戰等不同的惡性競爭讓企業經營陷入被動。但是,湖北老鄉祝進的經歷就提示人們,各自為陣的思維要改變改變了。
中豪螺螄灣商戶接受媒體采訪
祝進是孝感人,1992年懷揣400元前往昆明打工,后來經老鄉帶動開始擺地攤做生意。在老螺螄灣市場,經營面積才100多平米,如今他在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面積達到1000多平方米(一期600多平米,二期400多平米),營業額由原來的200多萬元提升到現在的2000多萬元。
搬遷入駐新螺螄灣,祝進的加工工廠開了,品種增加了,產品更加高端了:“兩年的營業額比在老螺螄灣時17年的營業額還多,翻了近9倍。”
祝進所做的生意是為服裝配套的模特架,而在國際商貿城從事這個行業的有100多家,大家的生意都還不賴。因為大家都在細分自己的市場,有的做高端,有的做中端,有的做低端,每個商戶都有面向云貴川等地區的精準客戶,生意不限于本地。
更讓祝進感慨的是,原來在老螺螄灣市場做生意的湖北籍商戶只有200家左右,而如今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湖北籍商戶達到了1500多戶,人員有5000人之多。螺螄灣就像一塊磁鐵,吸引了更多的老鄉來發家致富。而據他了解,這些商戶中超過1半以上都在昆明買車買房,有3成左右的都開著上百萬的名車,一家有幾套住房的也不少見。
襄陽商戶考察團“走進中豪螺螄灣”
“雖然競爭大,但營業額卻成倍增長,市場整合了,輻射力增強了。襄陽市場同理,希望襄陽商戶趁著此次機會把市場做大。”祝進通過記者告訴襄陽老鄉,把握好趨勢,經營好產品,選擇好平臺,就會把生意做得更好更大。
也正是有了像丁德松、祝進這樣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的商業人士的鼎力支持,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才能成為泛東南亞地區的消費天堂,成為繼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之后的又一個在海內外有影響力的商貿都會。
重振七省通衢商都雄風 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應勢而生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襄陽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間就提出了重振七省通衢襄陽商都雄風的戰略決策。要打造以樊城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中心,通過若干個現代商貿中心建設,輻射鄂西北、影響鄂豫陜渝周邊地區,構建支撐襄陽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著力點。
商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正是樊城的主導產業。樊城的商品批發市場大大小小達44家。這些批發市場,大都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成為影響鄂、渝、川、陜、豫等省市的商貿集散地。
其中新華市場最為有名,1992年12月建成開業,1999年被原國家經貿委列為全國百強市場(商場)之一。市場商品輻射鄂、渝、川、陜、豫等5個。ㄊ校20余個地區70多個縣市。
中原市場是臨街通道型大型布匹市場,采用批零兼營模式,市場商品輻射鄂、渝、川、陜、豫等5。ㄊ校10個地區20個縣市。
前進小商品批發市場以經營日用小商品為主,采用單一的批發經營模式,市場商品面向襄陽市周邊城鄉客戶。
九隆廣場主要經營鞋帽、服裝、針織、箱包、飾品等10多類商品,采用批零兼營模式,輻射鄂、豫、川、陜四省。
襄陽白鶴小商品市場
白鶴小商品市場,以經營日用小商品為主,經營商品達10多個類別上千品種,采用批零兼營以零售為主的經營模式,商品輻射鄂、豫、川、陜及毗鄰縣市區。
據統計, 44家市場經營面積達42萬平方米,年銷售額32億元,經營戶7100戶,從業人員兩萬人。
但是,這些商品市場,隨著經濟社會及城市的快速發展,20多年的批發市場已嚴重落后于周邊地區。部分市場依托街道兩旁的門面亂搭亂建而成,出店經營、占道經營,是消防隱患的重災區。
由于大部分市場始建于上世紀末,市場缺乏合理的規劃布局,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發展壯大后周邊環境、交通設施的跟進,尤其是市場周邊的停車場、物流托運中心、商務酒店、寫字樓、展示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
部分市場管理方缺乏對市場主體提供相應的管理和服務,沒有建立一套完善、合理、高效的市場管理規劃和制度,忽視了對市場流通領域的管理和市場主體的培育,導致市場經營每況愈下,甚至市場流失。
大部分市場經營戶主要為個體商戶,交易方式多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傳統的現貨、現金交易手段。
目前,各市場經營品種相互交錯,同一商品品種各市場都經營,專業批發市場不專業,小而不全,很難形成規模。
由于城區內市場受空間、地域和規劃的制約,逐步呈現萎縮的趨勢。隨著商品市場的增多,部分市場管理滯后,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諸多困難。
因老市場面積小,商品流通高度集中,決定了其品種多、物流量大的特性,極易出現占用通道經營、占用疏散樓梯經營、在店鋪內大量堆放商品等情況帶來消防隱患。
襄陽商戶深入螺螄灣二期市場參觀
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就必須優化城市環境和改變商品市場布局分散狀況,加快推進專業批發市場建設。 “規;、專業化、特色化、現代化”,對專業批發市場進行科學定位,統一規劃,正是中豪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特色。
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就包括70萬平方米主體市場以及專業街市場、智能化倉儲物流交易區、商業步行街、旅游風情街、電商創業園、CBD綜合體等全配套功能區。園區形成集生產加工、商貿交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旅游文化“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我們有理由相信,襄陽一定能夠在借鑒學習中豪螺獅灣國際商貿城成功運營的基礎上,建設運營好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使襄陽成為中部地區乃至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商貿重鎮,重現七省通衢的商業輝煌。
請持續關注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微信公眾號及主流媒體《襄陽日報》《襄陽晚報》《楚天快報》、漢江網、微信新媒體等平臺,了解更多資訊。